1. <acronym id="cebty"></acronym>
      <optgroup id="cebty"></optgroup>

      <span id="cebty"></span>

      1. 當前位置: 首頁 新聞中心> 吉安社會> >正文
        用實干擔當提升職工幸福指數—— 吉安市總工會五年工作綜述
        2023-08-12 09:49 來源: 吉安新聞網—井岡山報

        廣泛開展“中國夢·勞動美”主題宣傳教育,組建職工藝術團和職工合唱團,開展送文化、送文藝下基層活動385場次,觀看職工4.7萬人次。

        舉辦全市第二屆職工文化藝術節,第三、四屆職工運動會;以工人文化宮為依托,舉辦60余個公益培訓班,服務職工1.3萬余人次;籌集資金近7000萬元,走訪慰問職工9.8萬人次;組織1.4萬名鄉村教師免費體檢,職工互助保障發展會員近200萬人,惠及職工1.6萬人次;不斷完善基層工會組織體系,全市新建基層工會754家,發展會員10.9萬人。

        ……

        這一串串數字,是吉安市總工會過去五年工作成果的縮影,也是吉安市總工會在繼承中創新、在探索中前進,用實干擔當提升職工的幸福指數的具體踐行。

        抓黨建,思想引領展現新作為

        新形勢下,如何引導廣大職工聽黨話、感黨恩、跟黨走,為實現吉安高質量發展貢獻工會力量?

        堅持黨的領導,切實承擔起團結引領職工的政治責任,更好地發揮橋梁紐帶作用,助力職工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吉安市總工會以實際行動作出回答。

        五年來,吉安市總工會堅持黨建引領,持續開展“中國夢·勞動美”主題宣傳教育。聚焦新中國成立70周年、建黨100周年重要時間節點,舉辦了全市第二屆職工文化藝術節,第三、第四屆職工運動會,組織開展了紅色誦讀、職工演講、主題攝影、征文等活動。組建職工藝術團和職工合唱團,五年來共開展送文化、送文藝下基層活動385場次。團結引領職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弘揚勞模精神、工匠精神這一主線,線下組織勞模工匠進企業開展宣講150余場;線上以“學習強國”學習平臺和市本級“吉安工會”微信公眾號等網絡陣地為平臺,引領全市廣大職工聽黨話、感黨恩、跟黨走。

        助發展,踔厲奮發書寫新答卷

        遵循發展所需,始終把工會工作融入全市發展穩定的大局中思考和把握,充分發揮廣大職工建功新時代的主力軍作用,吉安市總工會實招不斷。

        ——穩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。成立產改協調小組,出臺總體實施方案,組建工作專班,健全工作制度,推動產改工作實現“五個納入”(納入全市“十四五”規劃、市委常委會工作要點、市委深改委工作要點、縣(市、區)綜合考核、市委專項督查計劃)。打造產業工人技能提升基地18家、示范點105個,“校中廠、廠中校”產教融合模式在全省推廣,產改工作在全省督查考核中列設區市第一名,相關做法先后兩次在《工人日報》頭版頭條報道。

        ——深入實施主題勞動技能競賽活動。圍繞“建功‘十四五’奮進新征程”主題,構建了以市級競賽為龍頭、縣級競賽為主體、企業競賽為基礎的技能競賽體系,連續多年承辦省級“天工杯”勞動技能競賽,擴大了競賽覆蓋面,提升了競賽影響力。五年來,共舉辦各類競賽1.2萬余場次,參與職工150余萬人次。深入開展“五小”活動,總結推廣職工先進操作法473項,帶動職工參與崗位練兵、技術創新近27.8萬人次。

        ——職工創新創業縱深推進。扎實開展“助力雙‘一號工程’工會在行動”專項行動。組建招商隊,引進項目9個。聯合上線“吉崗即聘”平臺,幫助實現就業1.33萬人。發放“廬陵工貸”3.25億元,激發職工內生動力,助力職工創新創業。

        促和諧,維權服務跨上新臺階

        2022年8月,年滿60歲的王某某在峽江縣水邊鎮下痕村工地,被一挖機鋼絲繩絞壓,致左手食指、中指擠壓伴部分缺損,經多次協商賠償未達成一致意見,通過工會負責人協調職工法律援助站和相關公益律師,歷時兩個月,最終促成被告同意支付王某某2.5萬元賠償款了結此案,維護了農民工的正當合法權益。這是全市工會維權典型案例之一,也是吉安市總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,竭誠服務職工的生動縮影。

        從廣大職工的立場出發,吉安市總工會多措并舉服務職工,不斷提升職工維權幫扶質效,當好職工最信賴的“娘家人”。

        聘請法律顧問為職工提供法律咨詢、代書、代理等公益法律服務;設立職工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,成功調解多起工傷賠償勞動糾紛案件,為職工爭取賠償金200余萬元。加大源頭維權參與力度,“法院+工會”“三師一室”維權機制在全市工業園區實現全覆蓋,在鄉鎮(街道)、重點企業實現新進展,累計辦理工會法律援助2163件、勞動爭議調解1368件,幫助職工挽回經濟損失近1.7億元。

        精準對接職工需求,五年來共組織194.7萬名工會會員參加在職職工互助保障活動,支付理賠金(慰問金)5478萬元,惠及職工近1.6萬人次;走訪慰問企業1155家、職工9.74萬余人次;組織“送清涼”活動,慰問環衛工人、建筑工人等一線職工,發放慰問金及慰問物資520余萬元;開展“金秋助學”活動,為1.8萬余名困難職工子女發放助學金3974萬元。關注新就業形態者,為3600余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贈送了職工醫療互助。

        強根基,服務陣地完成新蛻變

        走進吉安市工人文化宮,一樓是設有多個服務窗口的群團服務中心,樓上是滿足職工各類文體需求的空間。這里有最新的體育設施,免費向全體職工開放。近幾年來,這里舉辦了書法、繪畫、舞蹈、攝影等60余個公益培訓班,培訓學員1.3萬余人次。截至目前,市、縣兩級已建成6個工人文化宮并投入使用,服務職工5萬余人次。

        全市各級總工會組織堅持以職工需求為導向,堅持公益性、服務性方向,推動職工服務陣地向品質化、多樣化升級,推進基層工會職工之家活動陣地建起來、轉起來、活起來。

        推進“縣級工會加強年”專項工作深入開展,整合資源,聯合郵政、電信、公路等部門建設了一批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戶外愛心驛站、司機之家等服務陣地,惠及更多的快遞員、貨車司機、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,讓他們充分享受到“熱可納涼、冷可取暖、累可歇腳、渴可飲水、急可如廁、傷可用藥、學可看書”等愛心服務。推進“六有六規范”建設。建會五年以下的基層工會組織有2180家,基本實現“六有”標準化的有1668家;建會五年(含)以上的基層工會組織有4786家,基本實現“六個規范化”的有3173家。五年來,全市共培育全國模范職工之(?。┘?2家、全省模范職工之(?。┘?18家、全市模范職工之(?。┘?34家。

        文/胡青松

        責任編輯:江小泉

        井岡山報社主辦 井岡山報社版權所有 本網法律顧問:江西吉泰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36120190006 贛ICP備19004936號-1

        Copyright ?2003-2019 by jgsdaily.com. 贛ICP備19004936號-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36120190006 贛公網安備 36080202000160號

       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申明 電子報入口
        分享到:
        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
        18禁无码AV免费不卡_国产精品99re在线观看_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_日本三级理论电影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