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<acronym id="cebty"></acronym>
      <optgroup id="cebty"></optgroup>

      <span id="cebty"></span>

      1. 當前位置: 首頁 新聞中心> 吉安時政> >正文
        一次視頻約定引發跨越山水的種糧試驗 兩位黨代表共織“雨養旱種”豐收夢
        2023-08-11 12:23 來源: 吉安新聞網—井岡山報

        吉安新聞網訊 8月10日一早,峽江“農民一姐”石玉蓮像往常一樣,精心侍弄剛播種的晚稻旱地試驗田。田里的種子是朱有勇院士7月寄過來的第三批新品種。就在7月21日,她采用“雨養旱種”試種的第一批“滇禾優918”水稻剛測產完,產量與普通水稻基本持平。

        朱有勇是中國工程院院士、著名植物病理學專家;石玉蓮是峽江縣種糧大戶。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:黨的二十大代表。

        2022年10月16日,黨的二十大首場“黨代表通道”上,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介紹了水稻旱作新技術——讓雜交水稻實現“雨養旱種”,激發了同樣在北京參會的種糧大戶石玉蓮的興趣。

        大會期間,石玉蓮與朱有勇院士通了視頻電話,并約定追尋同一個夢想: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,讓高效的種植技術服務農村群眾,讓種糧農民得實惠,日子越過越好。

        一個在央視直播新聞見證下的視頻約定,兩位黨代表為之付諸實踐,利用近300天的時間,在峽江的旱地上“耕耘”。

        2月18日,朱有勇院士團隊9名農業專家先行來到峽江石玉蓮代表工作室,同意共建試驗田,并承諾提供水稻新品種試種。

        3月中旬,從昆明和沈陽寄出的“滇禾優918”“沈農508”“沈農922”三個水稻品種相繼抵達峽江。同時,石玉蓮的微信里也收到了種植指南。

        “真的很驚喜,院士真的兌現諾言,教我種糧新技術。我可得拿出十二分的精神來對待。”收到種子后,石玉蓮一頭扎進田里,按照院士囑托,開始在她的試驗田里精心耕耘。

        而微信那頭,則是院士團隊時時在線指導。據石玉蓮介紹,整個過程都是極度認真與滿懷期待的。因為她深知種田的點點滴滴,真心希望新技術的突破能減輕種糧百姓的勞累,讓種糧越來越輕松,產量越來越高。

        6月11日,朱有勇院士帶領西南林大和江西農大共12人的專家團隊,來到了石玉蓮的試驗田,看到長勢良好的水稻,現場為石玉蓮的擔當、執著和辛勤勞作大加贊賞。

        當時的一個約定被曬得黝黑的“土專家”實踐得如此漂亮,朱有勇院士非常欣慰。他表示,將與江西農業大學合作,在峽江共建科技小院、專家團隊、學生產學研基地及工作站,通過進一步的探索和攻關,最終達到豐收目標。

        文/井岡山報全媒體記者范小勇

        責任編輯:鄒洋

        井岡山報社主辦 井岡山報社版權所有 本網法律顧問:江西吉泰律師事務所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36120190006 贛ICP備19004936號-1

        Copyright ?2003-2019 by jgsdaily.com. 贛ICP備19004936號-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36120190006 贛公網安備 36080202000160號

       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版權申明 電子報入口
        分享到:
        QQ空間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頁 騰訊朋友 有道云筆記
        18禁无码AV免费不卡_国产精品99re在线观看_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_日本三级理论电影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