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安新聞網峽江訊 為促進古樹名木資源的可持續發展,推進生態文明建設,連日來,峽江縣采取多種措施,加強對轄區內古樹名木保護。
峽江縣為縣內古樹名木補充完善原有紙質檔案信息,通過將樹木GPS定位信息、數碼照片等數字信息錄入計算機,建立電子檔案,實行網絡化“身份證”管理。將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列入林長制工作考核中,充分發揮“一長兩員”隊伍作用,加強專職護林員古樹名木日常巡護。全面加大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力度,多方籌集資金42萬元,對79株長勢弱、病蟲害嚴重等急需重點保護的古樟樹,通過建圍欄、松土、施肥、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加以復壯保護。此外,積極開展古樹名木“過度硬化”破硬化工作,對排查出的存在“過度硬化”19株古樹名木開展整治工作,清理樹蔸周邊對古樹名木生長有影響的硬化層,并對樹蔸周邊進行松土施肥處理,保證樹木的透氣性和生長環境。充分利用“玉峽林業”微信公眾號、政府官方網站等線上媒體,結合“古樹名木宣傳周”“世界環境日”等一系列線下宣傳活動,普及古樹名木保護知識,宣傳古樹名木文化。
文/賴慎鴻